「听主话」灵修

260读经灵修2018年7月17日:约翰福音5

全章经文: www.biblegateway.com/passage/?search=John+005&version=CUVS   约翰福音 5 章 (圣经和合本) 医好三十八年之病者 1 这事以後,到了犹太人的一个节期,耶稣就上耶路撒冷去。 2 在耶路撒冷,靠近羊门有一个池子,希伯来话叫做毕士大,旁边有五个廊子, 3 里面躺着瞎眼的、瘸腿的、血气枯乾的许多病人。 5 在那里有一个人,病了三十八年。 6 耶稣看见他躺着,知道他病了许久,就问他说:「你要痊癒吗?」 7 病人回答说:「先生,水动的时候,没有人把我放在池子里,我正去的时候,就有别人比我先下去。」 8 耶稣对他说:「起来,拿你的褥子走吧!」 9 那人立刻痊癒,就拿起褥子来走了。 10 那天是安息日。。。   默想: 慢慢地读这段经文几遍,若时间许可,请读完全章。 毕士大池是病人集聚之处,犹太人相信这水有医治病人的功效,这个瘫痪多年的人也在人群中. 耶稣问这病人,“你要痊癒吗?”他基本上回答说(7节):“我当然希望痊癒,但是我看不出有什麽办法呀!”这就和我们一般人一样,常常以自己的想法认知来限制神,不敢太过乐观。 J.B.Phillips 写过一本有名的书,名为“你的神太小了”。我们很多信徒都会在自己的脑海中创造一个很微小的神,这个神被我们放进我们所以为的小框架中。(参:英文网上版: thecommonlife.com/files/books/Your_God_is_Too_Small.pdf ) 耶稣告诉这个病人,“起来,……走吧”,他立刻痊癒,就起身走了。这个人听从耶稣的话,他就经历到神的医治。 我们必须知道,信心并非我们得医治的必须条件;耶稣不会根据人的软弱与否,来决定是否完成神的工作,祂乃是独行奇事的神。(诗72:18) 祷告: 主啊,袮是独行奇事的神!是袮拣选了我,而不是我拣选了袮。袮来是为了成就大使命,而不是照我的逻辑、理性、和感情应该行这样,应该做那样。我常常将袮限制在我自己的框架之中,因此也限制了袮在我身上做工,使我活不出自由超拔的生命来。主啊,我在灵性上,也常常像今天经文里的这个瘫子一样,愿意得自由,却从人的角度看不出有什麽好办法。但愿我能时时铭记袮是大能的神,袮的意念高过我的意念,袮的道路也高过我的道路。主啊,我愿向袮完全敞开,谦卑地来到袮面前,求袮用袮的方法、照袮的心意来改变我。愿袮的旨意成就,并赐我丰盛的生命,阿们!   诗歌: 「神啊你在哪儿」 – www.youtube.com/watch?v=mbjAbHpetQc  

「听主话」灵修

260读经灵修2018年7月16日:约翰福音4

全章经文: www.biblegateway.com/passage/?search=John+004&version=CUVS   约翰福音 4 章 (圣经和合本) 耶稣在本地无人尊敬 43 过了那两天,耶稣离了那地方,往加利利去。 44 因为耶稣自己作过见证说,先知在本地是没有人尊敬的。 45 到了加利利,加利利人既然看见他在耶路撒冷过节所行的一切事,就接待他,因为他们也是上去过节。   医大臣之子 46 耶稣又到了加利利的迦拿,就是他从前变水为酒的地方。有一个大臣,他的儿子在迦百农患病。 47 他听见耶稣从犹太到了加利利,就来见他,求他下去医治他的儿子,因为他儿子快要死了。 48 耶稣就对他说:「若不看见神蹟奇事,你们总是不信!」 49 那大臣说:「先生,求你趁着我的孩子还没有死就下去。」 50 耶稣对他说:「回去吧,你的儿子活了!」那人信耶稣所说的话就回去了。 51 正下去的时候,他的仆人迎见他,说他的儿子活了。 52 他就问什麽时候见好的,他们说:「昨日未时热就退了。」 53 他便知道这正是耶稣对他说「你儿子活了」的时候,他自己和全家就都信了。 54 这是耶稣在加利利行的第二件神蹟,是他从犹太回去以後行的。     默想: 慢慢地读这段经文几遍,若时间许可,请读完全章。 这个故事呈现出有信心的难关。当这位焦急的父亲找到耶稣时,耶稣好像漠不关心,却对他说:「若不看见神蹟奇事,你们总是不信」。而当这父亲再次求耶稣时,耶稣只说:「回去吧,你的儿子活了!」 这就是信心的困境;神回应我们急迫的恳求,对我们说:「好了,回去吧,病人已经痊愈了」!这时我们当作什麽呢?我们若继续哀求耶稣,就表现出我们的不信。但若就这样回去,这意味我们完全没有证据知道耶稣所应许的医治是否确实应验了。 信心在今天依旧是这样,我们恳切地来向神求救恩,神说:「你可以走了!」工作已经完成了,已经痊癒了。我们虽然没有证据,却凭着信心,照耶稣所说的平安的回去。 每当你将问题带给神时,你是否接受耶稣的话,或是继续担心愁烦?你是否实际活出信心生活,确信神掌管一切,要将最好的赐给你? 与神对话,并聆听神的回应。   祷告: 亲爱的主耶稣,袮的生平,你的救恩和复活,还有袮对我们的嘱咐和应许,都已明明白白地写在圣经里了,我还有什麽要疑惑的呢?可是我还是常常担心愁烦,要从我自己的角度去求问让我信服的证据。主啊,我知道生命是凭着信心方能成长,而不在乎眼睛可以看见、耳朵可以听见的证据。袮是慈爱而信实的,活在袮的话语中,这就够了。袮说过,那些没有看见袮就信的人有福了。主啊,我也要做这样一个有福之人,在看不见袮的时候,甚至在黑暗里摸索前行的时候,心里仍有属天的平安和喜乐。我信袮,可是我的信不足,求袮赐我更大的信心,每天伴我同行,阿们! 诗歌: 「那双看不见的手」 – www.youtube.com/watch?v=M6K8w_5NjsM  

「听主话」灵修

260读经灵修2018年7月13日:约翰福音3

全章经文: www.biblegateway.com/passage/?search=John+003&version=CUVS     约翰福音 3 章 (圣经和合本)   神爱世人 16 「神爱世人,甚至将他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他的不致灭亡,反得永生。 17 因为神差他的儿子降世,不是要定世人的罪 b,乃是要叫世人因他得救。 18 信他的人不被定罪,不信的人罪已经定了,因为他不信神独生子的名。   作恶的恨光 19 「光来到世间,世人因自己的行为是恶的,不爱光倒爱黑暗,定他们的罪就是在此。 20 凡作恶的便恨光,并不来就光,恐怕他的行为受责备; 21 但行真理的必来就光,要显明他所行的是靠神而行。」     默想: 慢慢地读这段经文几遍,若时间许可,请读完全章。 这段经文可以说是圣经中我们最熟悉的经节,将神所作的与我们应当做的相连起来。神在耶稣里为我们提供了永生,我们要做的就是相信。 约翰在1:12,将“相信”解释为“接受”,在3:16-18,约翰则将“相信”解释为从罪中“悔改”。 悔改与接受都是真正相信神的不同表现,圣经中的相信的意思,就是从我们自我以及旧生活中转向神;并且相信神到一个地步,我们愿意打开心,来接受神要赐的礼物。 在读的时候,有哪个字或词句特别触动你的?当你读到这个字或词句时,你有什麽感受?这与你的现况有什麽关连没有?究竟神要对你说什麽?神想要你做什麽? 背诵第16-17节。告诉神你愿意悔改并接受祂的救恩,感谢神赐你永远的新生命。   祷告: 亲爱的主耶稣,通过今天的读经灵修我感悟到我虽早已接受了袮,却常常不愿意向袮诚心认罪悔改。我虽想一心一意跟从袮,但如袮的使徒保罗所说的那样,我身上常常有另一种力量令我所愿的无法行出来,所不愿的却常常去做。我不以自己为作恶的,但却常常陷在罪恶过犯中无法自拔。主耶稣啊,求你怜恤我的软弱!今天我愿向袮真诚地认罪悔改,求袮赦免我的一切过犯,包括那些我不自知、隐而未现的罪,也都求袮一一赦免。我愿继续追求袮生命的真道,行走在袮的圣洁与光明之中,求袮搀拉着我的手,不要令我的脚滑跌!求袮用袮的恩惠慈爱环绕我,也用袮的公义信实坚固我,求袮赐我更大的信心,在软弱中知道如何倚靠袮,显明我所行的一切都是靠袮而行,阿们!   诗歌: 「神爱世人」 – www.youtube.com/watch?v=4X0hL8bm4Ck

「听主话」灵修

260读经灵修2018年7月12日:约翰福音2

全章经文: www.biblegateway.com/passage/?search=John+002&version=CUVS     约翰福音 2 章 (圣经和合本)   耶稣在迦拿变水为酒 1 第三日,在加利利的迦拿有娶亲的筵席,耶稣的母亲在那里。 2 耶稣和他的门徒也被请去赴席。 3 酒用尽了,耶稣的母亲对他说:「他们没有酒了。」 4 耶稣说:「母亲,我与你有什麽相干?我的时候还没有到。」 5 他母亲对用人说:「他告诉你们什麽,你们就做什麽。」 6 照犹太人洁净的规矩,有六口石缸摆在那里,每口可以盛两三桶水。 7 耶稣对用人说:「把缸倒满了水。」他们就倒满了,直到缸口。 8 耶稣又说:「现在可以舀出来,送给管筵席的。」他们就送了去。 9 管筵席的尝了那水变的酒,并不知道是哪里来的,只有舀水的用人知道。管筵席的便叫新郎来, 10 对他说:「人都是先摆上好酒,等客喝足了才摆上次的,你倒把好酒留到如今!」 11 这是耶稣所行的头一件神蹟,是在加利利的迦拿行的,显出他的荣耀来,他的门徒就信他了。   12 这事以後,耶稣与他的母亲、弟兄和门徒都下迦百农去,在那里住了不多几日。   洁净圣殿 13 犹太人的逾越节近了,耶稣就上耶路撒冷去。 14 看见殿里有卖牛、羊、鸽子的,并有兑换银钱的人坐在那里, 15 耶稣就拿绳子做成鞭子,把牛羊都赶出殿去,倒出兑换银钱之人的银钱,推翻他们的桌子, 16 又对卖鸽子的说:「把这些东西拿去,不要将我父的殿当做买卖的地方!」 17 他的门徒就想起经上记着说:「我为你的殿心里焦急,如同火烧。」     默想: 慢慢地读这段经文几遍,若时间许可,请读完全章。 耶稣在这个婚宴中(1-11节)奇妙地将水变为酒,不单为原本即将窘迫难堪的新郎解围,并给他们带来欢乐与祝福,彰显了祂的荣耀。 接下来,耶稣洁净圣殿(13-17节),祂赶出其中的污秽败坏,并坚持敬拜神,必须是圣洁无污的。 神今天在我们生命中也作同样的这两件事:改变与洁净。当祂改变人生命时,祂洁净,使我们配得敬拜荣耀神。基督改变净化我们的代价,就是神独生子牺牲的代罪受死。 你是否留意到神在你生命中所作的改变及净化的工作?你是如何回应的?   祷告: 亲爱的主耶稣基督,袮可以将水变为酒,也可以令瞎眼的可以看见,瘸腿的可以行走,叫受压制的得自由,有疾病的得医治!我在我自己的生命中,也见证了袮所行的神蹟奇事:袮将我败坏堕落的旧生命,转变成了充满平安喜乐、不断成长的新生命;袮将我从前那颗坚硬顽梗的石心,换成了一颗柔软火热的肉心。主耶稣啊,我知道现在活着的已不再是我,乃是袮在我里面活着。我愿效法袮的样式,谦卑柔和,背上我的十字架来跟从袮。我要学习袮的慈爱与圣洁,既有恩慈宽容的心爱人,也有刚强勇敢的心去与罪恶抗争。愿袮像洁净圣殿那样,赶出我心中的种种污秽败坏,好让我存着清洁的良心和无伪的信心,过圣洁的生活,努力奔跑前面的道路,阿们!     诗歌: 「唯有主耶稣的宝血」 – www.youtube.com/watch?v=SiF3YuR1DE4

「听主话」灵修

260读经灵修2018年7月11日:约翰福音1

全章经文: www.biblegateway.com/passage/?search=John+001&version=CUVS     约翰福音   简 介 《约翰福音》主要描写耶稣是上帝的永恒之道;他「道成了肉身,住在我们中间」(1:14)。作者的目的是要读这卷书的人信耶稣是基督,是上帝的儿子,并因为这样信而获得永恒的生命(20:31)。   本书第1章指出上帝的永恒之道成为人,以此作为全书的导论。第2至12章记述耶稣所行的许多神蹟异能,证明他就是救主,是上帝的儿子。根据这12章的记载,我们知道有许多人信了他,接受他作救主;但也有些人反对他,不信他。第13至17章详载耶稣和门徒的亲密关系,以及他在受难前夕教导他们、鼓励他们的话。第18至21章记载他被捕、受审、被钉死、复活、以及复活後向门徒显现。   本书作者特别强调耶稣就是道路、真理、生命。凡信他并接受他的人都将得到永恒的生命。《约翰福音》的显着特徵在於能用日常生活上的普通事物,好比水、饼、光、牧者和羊、葡萄树和它的果子等,来象徵灵性上的意义。   作 者 约翰 据本书19:26-27,33-35;21:20-24所载,作者是耶稣「所爱的那门徒」;早期教会传统认为是使徒约翰年老时写的。他与雅各是西庇太的儿子,耶稣给他们起名叫半尼其,意思是「雷的儿子」(可3:17),他们兄弟与彼得是耶稣最亲近的门徒。约翰是初期教会重要的领袖之一。他後来被放逐到拔摩海岛。从早期文献得悉,约翰後来获释,回到以弗所去,是十二使徒中惟一一个得以终老的。一般认为写作日期约在主後第一世纪末。   提 要 一.导言(1:1-18) 二.施洗者约翰和耶稣的头几个门徒(1:19-51) 三.耶稣的工作(2:1-12:50) 四.最後一周在耶路撒冷和附近(13:1-19:42) 五.耶稣的复活和显现(20:1-31) 六.结尾:在加利利的另一次显现(21:1-25)   www.bible.com/zh-TW/bible/139/JHN.INTRO1.RCUV 约翰福音 1 章 (圣经和合本) 道成肉身 1 太初有道,道与神同在,道就是神。 2 这道太初与神同在。 3 万物是藉着他造的;凡被造的,没有一样不是藉着他造的。 4 生命在他里头,这生命就是人的光。 5 光照在黑暗里,黑暗却不接受光。 6 有一个人,是从神那里差来的,名叫约翰。 7 这人来,为要作见证,就是为光作见证,叫众人因他可以信。 8 他不是那光,乃是要为光作见证。 9 那光是真光,照亮一切生在世上的人。 10 他在世界,世界也是藉着他造的,世界却不认识他。 11 他到自己的地方来,自己的人倒不接待他。 12 凡接待他的,就是信他名的人,他就赐他们权柄做神的儿女。 13 这等人不是从血气生的,不是从情慾生的,也不是从人意生的,乃是从神生的。 14 道成了肉身,住在我们中间,充充满满地有恩典有真理。我们也见过他的荣光,正是父独生子的荣光。   15 约翰为他作见证,喊着说:「这就是我曾说,『那在我以後来的,反成了在我以前的,因他本来在我以前。』」 16 从他丰满的恩典里,我们都领受了,而且恩上加恩。 17 律法本是藉着摩西传的,恩典和真理都是由耶稣基督来的。 18 从来没有人看见神,只有在父怀里的独生子将他表明出来。     默想: 约翰的福音书以一首赞美基督的诗歌开始,这是整本圣经中最深奥的经文之一,却简单直白地写出,使我们能略窥全貌。 慢慢地读这段经文几遍,若时间许可,请读完全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