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章經文: biblegateway.com/passage/?search=Zephaniah+002&version=CUV 西番雅書 第2章(聖經和合本) 1 不知羞恥的國民哪,你們應當聚集!趁命令沒有發出,日子過去如風前的糠, 2 耶和華的烈怒未臨到你們,他發怒的日子未到以先,你們應當聚集前來。 3 世上遵守耶和華典章的謙卑人哪,你們都當尋求耶和華!當尋求公義、謙卑,或者在耶和華發怒的日子,可以隱藏起來。 默想: 第二章開始時西番雅先知即呼喚列國到神面前(1-2),好攔阻神怒氣的發作。這些國家分佈於猶大四周,包括非利士、摩押、亞捫,古實、亞述。 列國所犯何罪?總結他們所犯的罪是驕傲自大。因著驕傲,他們毀謗、辱罵選民,又侵犯選民的境界,進而毀謗神,自以為超過一切之上。 列國所遭何罰?從第二章中,可以見到列國所受的刑罰極重,神是公義的,必按人的惡施以懲罰。但事實上,我們今日所經驗的神,是有無限慈愛的,他為罪人捨棄自己的兒子,又不住忍耐人的頂撞、不信,三番四次給人悔改回轉的機會。我們千萬不要看輕今日的機會,要盡快悔改,尋求神的赦免;若仍然在罪中生活,必定難逃神威嚴的審判。 禱告: 神啊,求你賜我力量不向罪屈膝,要單單親近你,並以你的慈愛作為我生活為人的動力,常常榮耀你。 詩歌: 「阿爸父」- youtu.be/BzABUzNq1WM
全章經文: biblegateway.com/passage/?search=Zephaniah+001&version=CUV 西番雅書 簡介 當猶大國王約西亞於主前621年進行宗教改革前大約十年,西番雅先知出來傳道。他嚴厲指責罪惡,傳講上帝烈怒的日子到來。在約西亞以前的瑪拿西是猶大國歷史上最壞的王,他瘋狂地進行外邦偶像的崇拜,毀掉國家立國的信仰根基。瑪拿西死後,約西亞王得到先知和祭司的幫助,推行信仰復興和改革。 本書論到耶和華的日子與對列國的審判,都是先知們常提起的一些論題:災禍和毀滅的日子將臨到。由於猶大拜偶像,效法外邦的習俗,欺詐剝削弱者,並且自滿,以為上帝漠不關心,所以上帝要懲罰他們,也要懲罰其他國家。雖然耶路撒冷蒙受災難,將來必定復興,萬民都要求告耶和華的名。(3:9) 作者 傳統認為本書的作者是西番雅,名字意思是「耶和華保護」,他是惟一追溯到上四代祖先的先知,是古示的兒子和希西家王的玄孫(1:1),來自頗有財勢的家族。他在猶大王約西亞時代作先知,相信是支持約西亞改革運動的先知之一(參王下23:2)。 提要 審判猶大的日子(1:1—2:3) 審判列國的日子(2:4—3:7) 應許歡樂的新日子(3:8—20) www.bible.com/zh-TW/bible/139/ZEP.INTRO1.RCUV 西番雅書 第1章(聖經和合本) 1 當猶大王亞們的兒子約西亞在位的時候,耶和華的話臨到希西家的玄孫、亞瑪利雅的曾孫、基大利的孫子、古示的兒子西番雅。。。 14 耶和華的大日臨近,臨近而且甚快。乃是耶和華日子的風聲,勇士必痛痛的哭號。 15 那日是憤怒的日子,是急難困苦的日子,是荒廢淒涼的日子,是黑暗、幽冥、密雲、烏黑的日子, 16 是吹角呐喊的日子,要攻擊堅固城和高大的城樓。 17 「我必使災禍臨到人身上,使他們行走如同瞎眼的,因為得罪了我。他們的血必倒出如灰塵,他們的肉必拋棄如糞土。」 18 當耶和華發怒的日子,他們的金銀不能救他們。他的憤怒如火,必燒滅全地,毀滅這地的一切居民,而且大大毀滅。 默想: 歷史告訴我們,約西亞在位時曾實行宗教改革,使南國復興,但西番雅卻在此書中指出猶大的眾多罪惡,一個可能的原因是先知在改革前發出信息,預備眾人投入改革的決心。 西番雅不住的提到一個特殊的日子,這日子被形容為「忿怒的」、「急難困苦的」、「荒廢淒涼的」、「黑暗幽冥、密雲烏黑的」、「吹角吶喊的」、「發怒的」(15~18),是使人驚懼的日子。一般認為是指神施行審判的日子,罪要受懲治。以色列、猶大的覆亡,可說是初步體驗神審判的嚴厲,直至末後,罪惡要全面被毀滅。神在歷史中,一次又一次地展現祂的威嚴,不能容忍罪惡橫行,可是世人並沒有因此而悔悟,更不住的背逆神、拒絕神,他們的痛苦已經被命定。 然而耶和華的日子未到之前,人還可有悔改得生的機會;教會今日實際上已成為這時代的先知,讓我們同心呼籲,使罪人知罪悔改,免落入神忿怒的刑罰之中。 禱告: 主啊,求你因你的慈愛赦免我的罪,又將福音的使命燃點在教會之中,使我努力為你傳揚福音,在你再來之前帶領更多人歸向你。 詩歌: 「請差遣我」- youtu.be/muJD3NYxZKc
全章經文: biblegateway.com/passage/?search=Habakkuk+003&version=CUV 哈巴谷書 第3章(聖經和合本) 16 我聽見耶和華的聲音,身體戰兢,嘴唇發顫,骨中朽爛,我在所立之處戰兢。我只可安靜等候災難之日臨到,犯境之民上來。 17 雖然無花果樹不發旺,葡萄樹不結果,橄欖樹也不效力,田地不出糧食,圈中絕了羊,棚內也沒有牛, 18 然而我要因耶和華歡欣,因救我的神喜樂。 19 主耶和華是我的力量,他使我的腳快如母鹿的蹄,又使我穩行在高處。 默想: 第3章是先知哈巴谷的禱告伴以音樂。在這禱文中表達了一種深邃有力的情感,先知在飽受內心各種衝擊、掙扎之時,卻以得勝為他禱告的主題,實在是一個信心禱告的典範。 信心的禱告並非盲目不顧目前景況的,信心的禱告乃是以神為滿足、喜樂,而輕看目前或將來的艱苦;信心的禱告更是要以神成為我們的力量,在困難中仍能過著平安喜樂的生活,就如母鹿在高處輕輕跳躍一樣,這是一首得勝的凱歌。 五穀失收,牲口死亡,猶大國一片荒涼(17)。雖然哈巴谷面對戰亂饑荒,但仍肯定地說他會以神為樂(18)。他的感受並沒有受周圍所發生的事困擾,只相信神會賜他力量去面對一切。同樣,每當困難多得好像難以忍受、事事都不如意時,要記住神必定會賜你力量。不要把眼睛盯在諸般困難上,要把目光放在神的身上。 神會賜信徒堅定的信心渡過困境。他們必如母鹿奔過高低不平的險地(19)。在適當的時候,神會秉行公義,把世上的罪惡勢力徹底消滅。在這好日子未到以前,神的子民需要依靠聖靈的能力而活,也要相信神最終必會勝過罪惡。 禱告: 求主加添我的信心,在困難中仍能過著平安喜樂的生活。在試煉和困擾中,求你賜給我力量去面對,使我不把眼睛注視在諸般困難上,而是把目光放在你的身上。 詩歌: 「幽谷中的盼望」- youtu.be/c99LNPGlD3Q
全章經文: biblegateway.com/passage/?search=Habakkuk+002&version=CUV 哈巴谷書 第2章(聖經和合本) 1 我要站在守望所,立在望樓上觀看,看耶和華對我說什麼話,我可用什麼話向他訴冤。 2 他對我說:「將這默示明明地寫在版上,使讀的人容易讀。 3 因為這默示有一定的日期,快要應驗,並不虛謊。雖然遲延,還要等候,因為必然臨到,不再遲延。 4 「迦勒底人自高自大,心不正直,唯義人因信得生。 5 迦勒底人因酒詭詐、狂傲,不住在家中,擴充心欲好像陰間。他如死不能知足,聚集萬國,堆積萬民,都歸自己。 6 這些國的民豈不都要題起詩歌並俗語,譏刺他說:『禍哉,迦勒底人!你增添不屬自己的財物,多多取人的當頭,要到幾時為止呢?』 7 咬傷你的豈不忽然起來,擾害你的豈不興起,你就做他們的擄物嗎? 8 因你搶奪許多的國,殺人流血,向國內的城並城中一切居民施行強暴,所以各國剩下的民都必搶奪你。 默想: 「守望所」原為監視人動靜、為自己同胞的安危及時發出警報的地方,哈巴谷先知雖然內心仍然有矛盾、掙扎,但他仍然忠實地執行守望之責。他要留意神的回答,以便他能即時發問,他要為神子民的前景討個明白,他深信神必回答(1)。當神回答之時(2-3),他忠實地記下神的說話,讓子民看見,這是先知正確的態度。第2節可譯作「使讀的人隨跑隨讀」,意思是到處宣告,這正表達一幅活潑信心的圖畫,因為信息的應驗是有一定日期的(3),宣告的人必須對信息有信心。我們必須學習哈巴谷先知的態度,無論任何景況,仍忠實地面對神,憑信等候並傳出神的信息。 「義人必因信得生」(4)這句宣告在此的意思是「因信而活」,屬神的人必須對神的作為有信心,知道惡人終必滅亡,才能在困境中過著倚靠神的生活,以致最終能得著生命之福。新約聖經也曾二次引用本節(羅2:17;加3:11),證實信主耶穌得永生的道理。 巴比倫人驕傲自信,向來沒有懷疑過自己的軍事實力。他們只顧滿足自己的慾望,從不管後果如何(4-6)。不過這些人的罪終要被清算,被他們擄掠的人會來奪去巴比倫的一切,並恥笑他們(7-8)。公義有可能來得慢,但一定會來。 禱告: 求主幫助我學習哈巴谷先知的態度,無論在任何景況,仍忠實地面對神,憑信等候並傳揚主的福音。 詩歌: 「堅心相信」- youtu.be/_L2x47kyQKk
全章經文: biblegateway.com/passage/?search=Habakkuk+001&version=CUV 哈巴谷書 簡介 《哈巴谷書》由三種文體寫成:第一種是先知和上帝的對話;第二種是傳統的先知預言;第三種是可以在崇拜時詠唱的詩歌。 主前七世紀末,正當巴比倫統治時,哈巴谷先知出來傳講上帝的信息。他因為迦勒底人的暴行感到震驚,發出警語。他質問耶和華:「惡人吞滅比自己公義的,你為何靜默不語呢?」(1:13)耶和華的回答是,他將在自己認為適當的時候採取行動;同時說:「惟義人必因信得生。」(2:4) 本書第1章是先知哀求懲治惡人,以及上帝以迦勒底人作為懲罰惡人的工具。第2章主要指出迦勒底人仍要擔當自己的罪,受到懲治。由2章6節起,記載5個「禍哉」,表明耶和華是全地的上帝,要審判列國一切的罪,包括拜偶像。第3章描述上帝在威嚴中降臨,對列邦施行審判,拯救他的子民。 本書預言不義的人一定遭殃,又以詩歌頌讚上帝的偉大威嚴,表達了一個人不顧境遇,對上帝仍然堅信不移,並因上帝的拯救而喜樂。 作者 哈巴谷是主前七世紀後期南國猶大的先知。本書的寫作日期難以確定,可能是在主前七世紀末。 提要 哈巴谷對上帝的埋怨和信靠(1:1—2:20) 哈巴谷讚美和信靠的祈禱(3:1—19) www.bible.com/zh-TW/bible/139/HAB.INTRO1.RCUV 哈巴谷書 第1章(聖經和合本) 1 先知哈巴谷所得的默示。 2 他說:耶和華啊,我呼求你,你不應允,要到幾時呢?我因強暴哀求你,你還不拯救。 3 你為何使我看見罪孽?你為何看著奸惡而不理呢?毀滅和強暴在我面前,又起了爭端和相鬥的事。 4 因此律法放鬆,公理也不顯明。惡人圍困義人,所以公理顯然顛倒。 5 耶和華說:「你們要向列國中觀看,大大驚奇。因為在你們的時候,我行一件事,雖有人告訴你們,你們總是不信。 6 我必興起迦勒底人,就是那殘忍暴躁之民,通行遍地,占據那不屬自己的住處。。。 12 耶和華我的神,我的聖者啊,你不是從亙古而有嗎?我們必不致死。耶和華啊,你派定他為要刑罰人;磐石啊,你設立他為要懲治人。 13 你眼目清潔,不看邪僻,不看奸惡。行詭詐的,你為何看著不理呢?惡人吞滅比自己公義的,你為何靜默不語呢? 默想: 先知哈巴谷生在動盪的約雅敬王時代,他看見國家政治與宗教的腐敗,也明白國際間的險惡;他向神呼求多時,但神好像掩面不顧,因此,他陷入一個信仰的掙扎裏。 先知向神呼喊,感嘆神沒有應允他的禱告、不拯救他脫離奸惡(2),他以兩個「為何」的問題(3),表達他內心的掙扎。他不明白聖潔的神為何看著信仰的崩潰及道德的衰落卻不採取行動,他忿然呼喊「公理顛倒」以示抗議(4)。 可是,神的回答卻令先知十分震驚,神竟以殘暴的巴比倫人成為祂刑罰子民的工具。神首先指出祂興起巴比倫人來懲罰子民是祂早已說過的,但子民卻是不信(5);接著,神指出巴比倫人的軍事力量(6-10);最後,神更指出巴比倫人會因著「以自己的勢力及能力」成為敬拜的對象,而被神追討他們的罪。 對於神竟然用巴比倫人的手來懲罰猶大國,哈巴谷感到十分驚訝,因為這個民族遠較猶大人敗壞(13)。另一方面,巴比倫人也並不知道神用他們來懲罰猶大國,好讓百姓回轉。他們將被勝利沖昏頭腦,結果也走上滅亡之路。惡人自取滅亡,絕不能逃出神的手掌。神可能用很特別的工具來糾正我們、懲罰我們。如果我們確需糾正或懲罰,又怎能埋怨神所用的工具呢? 禱告: 神啊!這個世界充滿了不公義的事情,為何你好像坐視不理呢?惡人當道,欺詐人的得財富,誠實人卻被欺壓,難道你不顧嗎?雖然很多事情我不明白,但我堅信你是公義慈愛的神,終有一天你會有公平的審判。 詩歌: 「凡事都有神的美意」- youtu.be/_bfbAH_fu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