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 chapter in full: biblegateway.com/passage/?version=ESV&search=Jonah+002 Jonah 2 (ESV) Jonah’s Prayer 1 Then Jonah prayed to the Lord his God from the belly of the fish, 2 saying, “I called out to the Lord, out of my distress, and he answered me; out of the belly of Sheol I cried, and you heard my voice. 3 For you cast me into the deep, […]
"Listening to God" Devotional
“Listening to God” Bible Reading & Devotion: Dec. 31, 2021 – Jonah 002
全章經文: biblegateway.com/passage/?search=Jonah+001&version=CUV 約拿書 簡介 《約拿書》跟其他以教導和預言為主的先知書不同,是用敘事體裁寫成。書中描述一個企圖違背上帝命令的先知所經歷的故事。上帝命令約拿往以色列的世仇亞述帝國的首都尼尼微去,宣告該城即將因上帝的審判而「傾覆」(3:4)。但約拿不願意把上帝的信息帶到那地方,因為一方面他相信尼尼微城的滅亡是罪有應得,另一方面他認為上帝不會履行毀滅那大城的諾言。在逃避的過程中,約拿被拋在海中,遭大魚吞進肚裏,經過戲劇性的獲救後,約拿終於勉強服從命令,前往尼尼微傳道,結果使該城人民從上到下為罪痛悔,但約拿最後仍因他所宣佈的信息沒有實現而深感不悅。本書記載先知的信息只有一句話(3:4),而第2章的禱文是以第三人稱描述約拿。 本書說明上帝對受造物有絕對的主權,強調上帝是愛和憐憫的上帝;他甚至願意寬赦並拯救他子民的仇敵,不願意不給機會就懲罰、毀滅他們。本書提醒以色列人,他們的使命是要使萬民都接受上帝的慈愛和赦免,因為上帝是全人類的上帝。本書的信息是要打破猶太人狹窄的民族觀念,顯明上帝的拯救不分種族膚色。 耶穌曾用尼尼微來指他當時的人,又以約拿在魚肚裏三日三夜的神蹟,來比喻人子在地裏三日三夜。(太12:39—41;路11:29—30,32) 作者 傳統認為本書是由迦特希弗人亞米太的兒子約拿撰寫的。約拿名字的意思是「鴿子」。他是在耶羅波安二世時期的北國以色列作先知(王下14:25)。 提要 約拿嘗試逃離上帝(1:1—17) 上帝拯救約拿(2:1—10) 約拿在尼尼微(3:1—4:11) www.bible.com/zh-TW/bible/139/JON.INTRO1.RCUV 約拿書 第1章(聖經和合本) 1 耶和華的話臨到亞米太的兒子約拿說: 2 「你起來,往尼尼微大城去,向其中的居民呼喊,因為他們的惡達到我面前。」 3 約拿卻起來,逃往他施去躲避耶和華。下到約帕,遇見一隻船要往他施去,他就給了船價,上了船,要與船上的人同往他施去,躲避耶和華。 4 然而耶和華使海中起大風,海就狂風大作,甚至船幾乎破壞。 5 水手便懼怕,各人哀求自己的神。他們將船上的貨物拋在海中,為要使船輕些。約拿已下到底艙,躺臥沉睡。 6 船主到他那裡,對他說:「你這沉睡的人哪,為何這樣呢?起來,求告你的神!或者神顧念我們,使我們不致滅亡。」 7 船上的人彼此說:「來吧,我們掣籤,看看這災臨到我們是因誰的緣故。」於是他們掣籤,掣出約拿來。 8 眾人對他說:「請你告訴我們,這災臨到我們是因誰的緣故?你以何事為業?你從哪裡來?你是哪一國,屬哪一族的人?」 9 他說:「我是希伯來人,我敬畏耶和華,那創造滄海旱地之天上的神。」 10 他們就大大懼怕,對他說:「你做的是什麼事呢!」他們已經知道他躲避耶和華,因為他告訴了他們。 11 他們問他說:「我們當向你怎樣行,使海浪平靜呢?」這話是因海浪越發翻騰。 12 他對他們說:「你們將我抬起來,拋在海中,海就平靜了。我知道你們遭這大風是因我的緣故。」 13 然而那些人竭力盪槳,要把船攏岸,卻是不能,因為海浪越發向他們翻騰。 14 他們便求告耶和華說:「耶和華啊,我們懇求你,不要因這人的性命使我們死亡,不要使流無辜血的罪歸於我們,因為你耶和華是隨自己的意旨行事。」 15 他們遂將約拿抬起,拋在海中,海的狂浪就平息了。 16 那些人便大大敬畏耶和華,向耶和華獻祭,並且許願。 17 耶和華安排一條大魚吞了約拿,他在魚腹中三日三夜。 默想: 神差遣約拿到亞述人的首都尼尼微城去宣告審判的信息,目的是要他們悔改歸向神,可見神在舊約中,不但愛以色列人,也愛外邦人。在第一章中,以下幾點值得思想和留意: 約拿被稱為先知,但卻沒有信息,可見神藉先知傳講信息有兩個方式,一是口傳,二是行動,神藉約拿的行動給我們啟示和信息。 如果尼尼微的復興,是舊約的一項「差傳」,這差傳是神主動策劃的,也是神恩典的彰顯。神可以自己或藉天使完成祂的工作,但祂揀選人與祂同工,可惜約拿逃避神,神本來可以另找別人,但祂卻設法使約拿悔改遵行祂的旨意,可見神對約拿的愛。 約拿不肯到尼尼微城去,因為亞述人是他們所歧視的外邦人,而且亞述人強大,以色列正面臨他們的攻擊;亞述人對敵人的殘酷是眾所週知的,約拿還得行走幾天沙漠的路程才可到達尼尼微城。還有,他怕神不照他的話刑罰尼尼微人,以致他成為一位丟臉的先知,如果神叫敵人悔改,他又如何有面目見自己的同胞?不錯,這是件艱巨的差事,但約拿只看環境,沒有依靠全能的神。 當神使海中起風暴時,外邦水手得知是約拿不順服帶來災難;卻千方百計要救約拿的性命,可見他們的愛心,實應叫約拿慚愧。很多時候屬神的人,愛心還比不上不信神的人。神要我們關心所有屬祂的百姓,無論是失喪的或是已蒙恩的。 禱告: 神啊!求你賜我順服的心,不求自己的喜好,樂意接受你的呼召,按著你的旨意完成你的託負。 詩歌: 「順服」- youtu.be/Zx1AMuYdykw
全章经文: biblegateway.com/passage/?search=Jonah+001&version=CUVS 约拿书 简介 《约拿书》跟其他以教导和预言为主的先知书不同,是用叙事体裁写成。书中描述一个企图违背上帝命令的先知所经历的故事。上帝命令约拿往以色列的世仇亚述帝国的首都尼尼微去,宣告该城即将因上帝的审判而「倾覆」(3:4)。但约拿不愿意把上帝的信息带到那地方,因为一方面他相信尼尼微城的灭亡是罪有应得,另一方面他认为上帝不会履行毁灭那大城的诺言。在逃避的过程中,约拿被抛在海中,遭大鱼吞进肚里,经过戏剧性的获救後,约拿终於勉强服从命令,前往尼尼微传道,结果使该城人民从上到下为罪痛悔,但约拿最後仍因他所宣布的信息没有实现而深感不悦。本书记载先知的信息只有一句话(3:4),而第2章的祷文是以第三人称描述约拿。 本书说明上帝对受造物有绝对的主权,强调上帝是爱和怜悯的上帝;他甚至愿意宽赦并拯救他子民的仇敌,不愿意不给机会就惩罚、毁灭他们。本书提醒以色列人,他们的使命是要使万民都接受上帝的慈爱和赦免,因为上帝是全人类的上帝。本书的信息是要打破犹太人狭窄的民族观念,显明上帝的拯救不分种族肤色。 耶稣曾用尼尼微来指他当时的人,又以约拿在鱼肚里三日三夜的神蹟,来比喻人子在地里三日三夜。(太12:39—41;路11:29—30,32) 作者 传统认为本书是由迦特希弗人亚米太的儿子约拿撰写的。约拿名字的意思是「鸽子」。他是在耶罗波安二世时期的北国以色列作先知(王下14:25)。 提要 约拿尝试逃离上帝(1:1—17) 上帝拯救约拿(2:1—10) 约拿在尼尼微(3:1—4:11) www.bible.com/zh-TW/bible/139/JON.INTRO1.RCUV 约拿书 第1章(圣经和合本) 1 耶和华的话临到亚米太的儿子约拿说: 2 「你起来,往尼尼微大城去,向其中的居民呼喊,因为他们的恶达到我面前。」 3 约拿却起来,逃往他施去躲避耶和华。下到约帕,遇见一只船要往他施去,他就给了船价,上了船,要与船上的人同往他施去,躲避耶和华。 4 然而耶和华使海中起大风,海就狂风大作,甚至船几乎破坏。 5 水手便惧怕,各人哀求自己的神。他们将船上的货物抛在海中,为要使船轻些。约拿已下到底舱,躺卧沉睡。 6 船主到他那里,对他说:「你这沉睡的人哪,为何这样呢?起来,求告你的神!或者神顾念我们,使我们不致灭亡。」 7 船上的人彼此说:「来吧,我们掣签,看看这灾临到我们是因谁的缘故。」於是他们掣签,掣出约拿来。 8 众人对他说:「请你告诉我们,这灾临到我们是因谁的缘故?你以何事为业?你从哪里来?你是哪一国,属哪一族的人?」 9 他说:「我是希伯来人,我敬畏耶和华,那创造沧海旱地之天上的神。」 10 他们就大大惧怕,对他说:「你做的是什麽事呢!」他们已经知道他躲避耶和华,因为他告诉了他们。 11 他们问他说:「我们当向你怎样行,使海浪平静呢?」这话是因海浪越发翻腾。 12 他对他们说:「你们将我抬起来,抛在海中,海就平静了。我知道你们遭这大风是因我的缘故。」 13 然而那些人竭力荡桨,要把船拢岸,却是不能,因为海浪越发向他们翻腾。 14 他们便求告耶和华说:「耶和华啊,我们恳求你,不要因这人的性命使我们死亡,不要使流无辜血的罪归於我们,因为你耶和华是随自己的意旨行事。」 15 他们遂将约拿抬起,抛在海中,海的狂浪就平息了。 16 那些人便大大敬畏耶和华,向耶和华献祭,并且许愿。 17 耶和华安排一条大鱼吞了约拿,他在鱼腹中三日三夜。 默想: 神差遣约拿到亚述人的首都尼尼微城去宣告审判的信息,目的是要他们悔改归向神,可见神在旧约中,不但爱以色列人,也爱外邦人。在第一章中,以下几点值得思想和留意: 约拿被称为先知,但却没有信息,可见神藉先知传讲信息有两个方式,一是口传,二是行动,神藉约拿的行动给我们启示和信息。 如果尼尼微的复兴,是旧约的一项「差传」,这差传是神主动策划的,也是神恩典的彰显。神可以自己或藉天使完成祂的工作,但祂拣选人与祂同工,可惜约拿逃避神,神本来可以另找别人,但祂却设法使约拿悔改遵行祂的旨意,可见神对约拿的爱。 约拿不肯到尼尼微城去,因为亚述人是他们所歧视的外邦人,而且亚述人强大,以色列正面临他们的攻击;亚述人对敌人的残酷是众所周知的,约拿还得行走几天沙漠的路程才可到达尼尼微城。还有,他怕神不照他的话刑罚尼尼微人,以致他成为一位丢脸的先知,如果神叫敌人悔改,他又如何有面目见自己的同胞?不错,这是件艰巨的差事,但约拿只看环境,没有依靠全能的神。 当神使海中起风暴时,外邦水手得知是约拿不顺服带来灾难;却千方百计要救约拿的性命,可见他们的爱心,实应叫约拿惭愧。很多时候属神的人,爱心还比不上不信神的人。神要我们关心所有属祂的百姓,无论是失丧的或是已蒙恩的。 祷告: 神啊!求你赐我顺服的心,不求自己的喜好,乐意接受你的呼召,按着你的旨意完成你的托负。 诗歌: 「顺服」- youtu.be/Zx1AMuYdykw
"Listening to God" Devotional
“Listening to God” Bible Reading & Devotion: Dec. 30, 2021 – Jonah 001
Read chapter in full: biblegateway.com/passage/?version=ESV&search=Jonah+001 JONAH INTRODUCTION The book relates how the word of the Lord came to Jonah, a prophet during the reign of Jeroboam II in the 8th century BC. It is unique among prophetic books in focusing on a story about a prophet rather than a collection of oracles. The book contains […]
全章經文: biblegateway.com/passage/?search=Obadiah+001&version=CUV 俄巴底亞書 簡介 《俄巴底亞書》是舊約聖經中最短的一卷書。寫這一卷書的時候,猶大的宿敵以東正對耶路撒冷的陷落幸災樂禍,甚至乘機搶掠聖城,作侵略者的幫兇。俄巴底亞預言以東將受懲罰,跟以色列其他敵國一同滅亡。最後,他宣佈以色列民將回歸應許之地,上帝的國度必定長存。 先知書有四卷專論外邦國家,本書講述以東, 《約拿書》和 《那鴻書》講述亞述, 《哈巴谷書》講述迦勒底,這都表明上帝不僅是以色列的上帝,也掌管萬國。以東人的始祖是雅各(以色列)的哥哥以掃,以掃曾因吃紅豆湯而出賣長子名分,表明對上帝的藐視。他的後代以東人居住在迦南地東南方的西珥山(創36:9),以色列人出埃及進迦南時,曾想從以東經過,但遭拒絕,甚至受攻擊(民20:14—21)。當巴比倫攻佔耶路撒冷時,以東人置手足之情不顧,竟落井下石(詩137:7)。本書對以掃後代的結局作了交代。 作者 本書沒有提及俄巴底亞的任何資料。成書日期可能是主前586年耶路撒冷淪陷後,但確實時間已無法考據。俄巴底亞名字的意思是「耶和華的僕人」。 提要 上帝要審判以東和列國(1—16) 以色列的擴展和勝利(17—21) www.bible.com/zh-TW/bible/139/OBA.INTRO1.RCUV 俄巴底亞書 (聖經和合本) 1 俄巴底亞得了耶和華的默示。論以東說(我從耶和華那裡聽見信息,並有使者被差往列國去,說:「起來吧,一同起來與以東爭戰」): 。。。 10 「因你向兄弟雅各行強暴,羞愧必遮蓋你,你也必永遠斷絕。 11 當外人擄掠雅各的財物,外邦人進入他的城門,為耶路撒冷拈鬮的日子,你竟站在一旁,像與他們同夥。 12 你兄弟遭難的日子,你不當瞪眼看著。猶大人被滅的日子,你不當因此歡樂。他們遭難的日子,你不當說狂傲的話。 13 我民遭災的日子,你不當進他們的城門。他們遭災的日子,你不當瞪眼看著他們受苦。他們遭災的日子,你不當伸手搶他們的財物。 14 你不當站在岔路口,剪除他們中間逃脫的。他們遭難的日子,你不當將他們剩下的人交付仇敵。 15 「耶和華降罰的日子臨近萬國。你怎樣行,他也必照樣向你行,你的報應必歸到你頭上。 16 你們猶大人在我聖山怎樣喝了苦杯,萬國也必照樣常常地喝。且喝且咽,他們就歸於無有。 17 「在錫安山必有逃脫的人,那山也必成聖,雅各家必得原有的產業。 18 雅各家必成為大火,約瑟家必為火焰,以掃家必如碎秸,火必將他燒著吞滅,以掃家必無餘剩的。這是耶和華說的。 19 南地的人必得以掃山,高原的人必得非利士地,也得以法蓮地和撒馬利亞地,便雅憫人必得基列。 20 在迦南人中被擄的以色列眾人必得地直到撒勒法,在西法拉中被擄的耶路撒冷人必得南地的城邑。 21 必有拯救者上到錫安山,審判以掃山,國度就歸耶和華了。」 默想: 俄巴底亞先知在異象中得神啟示,宣佈以東國將會遭遇可怕的刑罰。以東是以掃的後裔(參創36:1、8-9),其國位於死海以南西珥山,為一天然石岩屏障,地勢優越,京城西法拉(後稱佩特拉Petra)即建於磐石上。他們就以較高的地勢作為堡壘,專欺壓地勢較低的各民族,同時勾結附近兩個外邦強族非利士和阿拉伯人來攻打猶大人。這些歷史事實正與3-4及6節所論吻合。他們雖驕橫霸道,但始終被神擊打以致式微。 以東惡待弟兄雅各,不但毫無親情,還落井下石,不援助受巴比倫侵擾的猶大人,反而表現一種幸災樂禍的態度(10-14)。我們切勿像以東,在教會中對弟兄姊妹缺乏愛心,心胸狹窄。肢體應彼此相顧,憂喜與共。 神為甚麼要降罰於萬國(15)?因為除以東之外,還有一些國家高興看見猶大覆亡。萬族萬國萬民都要按他們對神子民的態度接受審判。有些國家善待神的子民,有些則敵視他們。神會按各人對待別人的態度,尤其是對待信徒的態度來施行審判(參啟20:12-13),耶穌對此也早已言明(參太25:31-46)。 以東人內心蔑視神,又公然與神對抗,神不喜悅他們的態度,因此俄巴底亞宣告了神對以東的審判(21)。今日世人的表現跟俄巴底亞時代的人差不多;狂傲、嫉妒、欺詐到處可見,不知何日方消。不過,罪惡雖然好像得勝,但神仍然掌管一切。你在與罪惡爭鬥之時,別灰心喪氣,當知道一切過去後,神仍是天地的主,對祂的信靠是不會落空的。 禱告: 神阿!你是萬王之王,萬主之主!有一天你要審判萬國,懲罰罪惡。求你保守我過聖潔的生活,行事為人與福音相稱,愛弟兄姊妹並且熱心幫助有需要的人。 詩歌: 「聖潔的祢」- youtu.be/kOS9RC6gt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