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章經文: biblegateway.com/passage/?search=2Corinthians+001&version=CUV 哥林多後書 簡介 《哥林多後書》是當保羅跟哥林多教會之間出現了裂痕時寫的。當時,哥林多教會的某些會友多方攻擊保羅,但是他始終盼望跟他們和解。最後,他終於能夠跟哥林多教會和解,為此他表示十分欣慰。 在本書信的前部,保羅討論他和哥林多教會的關係,解釋他為甚麼要嚴厲地對付教會說侮慢話和反對他的人。他對於採用這種態度而促成的悔悟與和解覺得欣慰。接著,他勸勉哥林多教會努力捐獻,接濟在猶太貧窮的信徒。在最後幾章裏,保羅為自己的使徒職分辯護,因為當時哥林多教會有少數人自認是真使徒,而指責保羅為假使徒。 作者 保羅 保羅原名掃羅,生於基利家的大數,屬便雅憫支派。曾受教於迦瑪列拉比門下,熱心於法利賽派的教導,敵視及迫害基督徒。自耶穌在大馬士革的路上向他顯現後,他的生命完全改變,由熱心迫害教會的人,悔改成為傳播福音最廣的初期教會領袖。一般認為寫作日期約在主後50年代中期。 提要 一.序言(1:1-11) 二.保羅和哥林多教會(1:12-7:16) 三.接濟猶太的信徒(8:1-9:15) 四.保羅為自己的使徒職分辯護(10:1-13:10) 五.結語(13:11-13) www.bible.com/zh-TW/bible/139/2CO.INTRO1.RCUV 第一章(聖經和合本) 3 願頌讚歸於我們的主耶穌基督的父神,就是發慈悲的父,賜各樣安慰的神! 4 我們在一切患難中,他就安慰我們,叫我們能用神所賜的安慰去安慰那遭各樣患難的人。 5 我們既多受基督的苦楚,就靠基督多得安慰。 6 我們受患難呢,是為叫你們得安慰、得拯救;我們得安慰呢,也是為叫你們得安慰。這安慰能叫你們忍受我們所受的那樣苦楚。 7 我們為你們所存的盼望是確定的,因為知道你們既是同受苦楚,也必同得安慰。 8 弟兄們,我們不要你們不曉得,我們從前在亞細亞遭遇苦難,被壓太重,力不能勝,甚至連活命的指望都絕了, 9 自己心裡也斷定是必死的,叫我們不靠自己,只靠叫死人復活的神。 10 他曾救我們脫離那極大的死亡,現在仍要救我們,並且我們指望他將來還要救我們。 11 你們以祈禱幫助我們,好叫許多人為我們謝恩,就是為我們因許多人所得的恩。 默想: 基督徒因為順服神在他生命中的引導,而會遭受患難,卻是充滿喜樂的,因為有神的旨意在其中,且要完成神與人和好的善工。他遭患難,卻使他在其他受苦的人心中帶來信賴度,以致有敞開的門進入受苦人的心中,分享耶穌的福音。 我上次是什麼時候覺得處在壓力鍋裡?是什麼事情? 我周圍的人中,有誰最近有很大的壓力?保羅會要我怎樣為他/她禱告?用幾分鐘為這位朋友禱告。過幾天,不妨給他打個電話,寫封電郵,發個短訊問候一下,告訴他我在為他禱告。 禱告: 安靜在神面前,思想我現在處於何種壓力之中?我為何覺得有壓力?求神潔淨我,讓我在一切事上學習討神的喜悅;求神賜下平安的心,使我不要為世俗的事擔憂,相信神必供應一切。 思想我周圍還有誰處在壓力與患難中,為他/她代禱,求神施恩典與憐憫,幫助他/她走出困境。 詩歌 「使我作祢和平之子」 – www.youtube.com/watch?v=mhdlhYwxXRk
全章經文: biblegateway.com/passage/?search=2Samuel+024&version=CUV 第二十四章(聖經和合本) 1 耶和華又向以色列人發怒,就激動大衛,使他吩咐人去數點以色列人和猶大人。 2 大衛就吩咐跟隨他的元帥約押說:「你去走遍以色列眾支派,從但直到別是巴,數點百姓,我好知道他們的數目。」 3 約押對王說:「無論百姓多少,願耶和華你的神再加增百倍,使我主我王親眼得見。我主我王何必喜悅行這事呢?」 4 但王的命令勝過約押和眾軍長。約押和眾軍長就從王面前出去,數點以色列的百姓。 5 他們過了約旦河,在迦得谷中,城的右邊亞羅珥安營,與雅謝相對, 6 又到了基列和他停合示地,又到了但雅安,繞到西頓, 7 來到推羅的保障,並希未人和迦南人的各城,又到猶大南方的別是巴。 8 他們走遍全地,過了九個月零二十天,就回到耶路撒冷。 9 約押將百姓的總數奏告於王,以色列拿刀的勇士有八十萬,猶大有五十萬。 10 大衛數點百姓以後,就心中自責,禱告耶和華說:「我行這事大有罪了!耶和華啊,求你除掉僕人的罪孽,因我所行的甚是愚昧。」 默想: “耶和華……激動大衛(1節)”,歷代志上21:1說是“撒但……激動大衛數點他們”。雖然聖經很清楚的說,神不會試探人去犯罪(雅1:13-15),但也很清楚地說到,無論是人的惡行或是撒但的惡行,都是在神的掌管底下。即或如此,大衛還是至終要為自己的選擇來負責。 我們每個人都生活在許多的影響之下。作者史邁利在《關係DNA》一書中寫道有關人際關係的三個要素:你是為了關係而被造,你被造成具有選擇的能力,你被造成要為自己負責。 為什麼面對事實、並為我們的失敗負責任是這麼重要?因為承認錯誤,是邁向神的旅程之第一步。當我們接受我們犯罪的事實,就是預備自己的心來尋求、並尋到神所賜給我們的饒恕。 禱告: 邀請聖靈來鑑察我:當我遇到挫敗、或是犯錯時,我是否經常推卸責任、或是怪罪他人?要我認錯有多困難?請求饒恕有多困難?求聖靈幫助我誠實、勇敢的面對自己的過錯,並引導我走上悔改與復和的道路。 詩歌: 「莫把我棄掉」 – www.youtube.com/watch?v=c0Kxqfp0HTs
全章經文: biblegateway.com/passage/?search=2Samuel+023&version=CUV 第二十三章(聖經和合本) 1 以下是大衛末了的話。耶西的兒子大衛得居高位,是雅各神所膏的,做以色列的美歌者,說: 2 「耶和華的靈藉著我說,他的話在我口中。 3 以色列的神,以色列的磐石曉諭我說:『那以公義治理人民的,敬畏神執掌權柄, 4 他必像日出的晨光,如無雲的清晨,雨後的晴光,使地發生嫩草。』 5 我家在神面前並非如此,神卻與我立永遠的約。這約凡事堅穩,關乎我的一切救恩和我一切所想望的,他豈不為我成就嗎? 6 但匪類都必像荊棘被丟棄,人不敢用手拿它。 7 拿它的人必帶鐵器和槍桿,終久它必被火焚燒。」 默想: 大衛末了的話是讚美神的話,並且這裡表明出大衛肯定的根據:“上帝要這樣恩待我的後代,因他與我立永遠的約,永不廢棄的誓約。他一定成全我的願望,賜下救恩給我。”(5節,現中譯本) 在大衛走到人生的末端,他肯定神賜給他的應許,他也確定自己的救恩及將來的一切。 大衛的信心提醒我們,對信徒來說,死亡並非是終點,而是進入榮耀未來的一扇門。大衛臨終的話,可以成為我們的模範,在臨終時有把握的說出來。 禱告: 默想第5節,用不同譯本經文來看,更清楚明白其中的意義。我是否有足夠信心,像大衛一樣說出這些話來?繼續和神交談,聆聽神要對我說的話。 詩歌: 「主如明亮晨星」 – www.youtube.com/watch?v=bAX9vrCAB9k
全章經文: biblegateway.com/passage/?search=2Samuel+022&version=CUV 第二十二章(聖經和合本) 1 當耶和華救大衛脫離一切仇敵和掃羅之手的日子,他向耶和華念這詩, 2 說:「耶和華是我的巖石,我的山寨,我的救主, 3 我的神,我的磐石,我所投靠的。他是我的盾牌,是拯救我的角,是我的高臺,是我的避難所。我的救主啊,你是救我脫離強暴的。 4 我要求告當讚美的耶和華,這樣我必從仇敵手中被救出來。 5 曾有死亡的波浪環繞我,匪類的急流使我驚懼, 6 陰間的繩索纏繞我,死亡的網羅臨到我。 7 我在急難中求告耶和華,向我的神呼求。他從殿中聽了我的聲音,我的呼求入了他的耳中。 默想: 大衛當年逃避掃羅的追索,常在山嶺曠野奔波,有時他躲在岩石背後,有時於山洞藏身。在那種驚魂難安的千鈞一髮之際,他必定切切求告耶和華,將他保護遮藏。耶和華垂聽他的祈求,照著祂的旨意搭救他。如此,大衛能稱頌神,因祂多次作了他的岩石、山寨、磐石、盾牌、高臺、避難所。 這首詩歌即詩篇第十八篇,反應出大衛了解他所有的一切,都是神慈愛的賜予。大衛在詩中所抒懷吟詠的,是他畢生所親歷,切身所經歷的,就是神信實地持守祂的應許,必祝福那些“遵守了耶和華的道”的人。 禱告: 用很緩慢的速度,將2-4節讀兩次,嘗試揣摩當中的詞句對我的意義。神如何成為我的岩石?在什麼時候神成了我的避難所?回想當時的情景,沉浸在當中,思想神當時如何拯救、幫助、安慰、鼓勵。以感恩結束。 詩歌: 「主是我力量」 – www.youtube.com/watch?v=SaH3Yf9EmVQ
全章經文: biblegateway.com/passage/?search=2Samuel+021&version=CUV 第二十一章(聖經和合本) 1 大衛年間有饑荒,一連三年,大衛就求問耶和華。耶和華說:「這饑荒是因掃羅和他流人血之家殺死基遍人。」 2 原來這基遍人不是以色列人,乃是亞摩利人中所剩的。以色列人曾向他們起誓不殺滅他們,掃羅卻為以色列人和猶大人發熱心,想要殺滅他們。大衛王召了他們來, 3 問他們說:「我當為你們怎樣行呢?可用什麼贖這罪,使你們為耶和華的產業祝福呢?」 4 基遍人回答說:「我們和掃羅與他家的事並不關乎金銀,也不要因我們的緣故殺一個以色列人。」大衛說:「你們怎樣說,我就為你們怎樣行。」 5 他們對王說:「那從前謀害我們,要滅我們,使我們不得再住以色列境內的人, 6 現在願將他的子孫七人交給我們,我們好在耶和華面前,將他們懸掛在耶和華揀選掃羅的基比亞。」王說:「我必交給你們。」 7 王因為曾與掃羅的兒子約拿單指著耶和華起誓結盟,就愛惜掃羅的孫子、約拿單的兒子米非波設,不交出來; 8 卻把愛雅的女兒利斯巴給掃羅所生的兩個兒子亞摩尼、米非波設,和掃羅女兒米甲的姐姐給米何拉人巴西萊兒子亞得列所生的五個兒子, 9 交在基遍人的手裡。基遍人就把他們在耶和華面前懸掛在山上,這七人就一同死亡。被殺的時候正是收割的日子,就是動手割大麥的時候。 默想: 大衛年間的三年飢荒,是因掃羅藐視從前約書亞與基遍人所立的約,將基遍人屠殺,招來神的憤怒。大衛履行基遍人的要求,將掃羅七個孫子交出,以命償命,使飢荒之災得以停止。 我們現代人,不習慣將天災歸咎於報應,但是我們不能否認道德律與自然律並非完全無關的。犯罪的因果不可能完全孤立,罪咎也不可能被隔離。事實上社會的屬靈狀況,是所有發生的事情的根基,道德的敗壞使得文化變得荒涼。我們的生活方式,與所居住的世界與環境,其間相互影響的關係,是否比我們瞭解的更為緊密? 禱告: 面對目前地球生態的快速破壞,我受託管理神的創造,不單僅僅應當為著本身、及目前的利益來考慮;還應當為將來的世代的繼續存在來著想。因此,濫用神的創造,不為其他受造物考量,都是違反了第八條誡命——不可偷竊。求主幫助我,無論是思想行為、道德、生活習慣上,都做神百般恩賜的好管家。(彼前4:10) 詩歌: 「創世與救恩」 – www.youtube.com/watch?v=6Jj23Ez1AD8